首页
认知长江
新闻中心
招生信息
就业创业
教学部门
职能部门
川港交流
教育资源
人才培养
(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兵)10月15日下午,「蓉漂港漂齊聚首,愛蓉愛港愛祖國」——新蜀人·新港人結對發展系列活動以視頻連線方式在川港兩地同時舉行。是次活動,包括川港青年創新創業社區、香港四川同學會新任執委就職典禮,川港青年企業家發展中心秋季沙龍,以及國家教育部惠港青「巴蜀文化尋根行」啟動儀式等,40餘名港籍在川大一新生參加活動。
據悉,是次「巴蜀文化尋根行」活動共三天兩夜,行程包括參觀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武侯祠,欣賞川劇「變臉」、巴蜀知識競答等。川港青年創新創業社區、香港四川同學會新任執委分別在川港兩地正式亮相並獲聘書,川港青年企業家發展中心會長張仕煌邀請部分港青交流座談。
「蓉港合作興起於改革開放時代浪潮,發展於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機制,深化於汶川特大地震災後重建,成熟於川港合作會議機制的建立。」成都市委統戰部聯絡處處長劉洪江表示,成都是川港合作的主陣地、橋頭堡,今年9月23日在蓉召開的川港高層會晤暨川港合作會議第二次會議將蓉港合作推向了一個新高地,「希望兩地優秀青年發揮榜樣力量,為蓉港兩地青年交流、教育合作等獻計出力。」
港生:「廣東胃」變「紅油狂」
當天,來自香港、就讀西南財經大學的青年學生楊子蔚,作為「巴蜀文化尋根行」的代表發言。「入川之前,聽聞蜀地文化底蘊深厚,特別期待親臨三星堆、武侯祠等地參觀。」楊子蔚說,當她走在春熙路上、路過太古裏廣場,發現腳底下踩着唐宋時期的街道,現代時尚的玻璃棧道與古樸典雅的城市風貌有機相融,讓人驚嘆。
楊子蔚介紹,來到成都一個月有餘,她由一個鮮少吃辣的「廣東胃」,變成了一個一邊蘸着海椒水、一邊喝着枇杷膏的「紅油狂」。在成都除菜肴辛辣,還有花椒口味的雪糕,麻麻酥酥口味獨特,更有用火鍋底料熬制的熏香蠟燭和香皂。這一切,都讓人不禁感嘆成都人骨子裏刻着的「無辣不歡」的生活理念。
在學習方面,楊子蔚則強烈感受到內地同學「內捲」的學習風氣:下課後,圖書館成了同學們的「第二宿舍」,次次前去借閱書籍都是座無虛席;在結束一天的學習感到疲憊之際,在寢室樓下的自習室裏依舊能看到同學們奮筆疾書的身影;在「雙創」主題活動中,同學們的創新思維、動手能力令人折服……「在這樣濃厚的學習氛圍中,我時刻鞭策着自己,將身邊優秀的同學當作榜樣,刻苦努力、認真鑽研。」楊子蔚說,在成都的生活豐富多彩,她過得十分充實。
川青:夢想的源頭在香江
川港青年創新創業社區是服務兩地青年最活躍的平台之一,近年已落地16個項目,服務港青3000餘人次。當天,川港青年創新創業社區10名新任執委正式亮相,任圳是其中之一。
2017年3月,在成都工業學院求學的任圳作為四川大學生代表訪港,成為他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經歷。「走中環、訪港大,品美食、游美景,五天四夜的行程緊湊而豐富。」任圳說,在星光大道感受了香港燦爛輝煌的影視文化,參觀知名大學體驗了不同的文化氛圍,有很多人和事至今令他印象深刻。「為何選擇港大?覺得香港可以成為我走向國際舞台的跳板。」任圳介紹,在港大,他接觸了一位重慶籍學生,「她的一席話讓我茅塞頓開,不斷重新思考人生的未來。」
是次香港行之後,任圳大學畢業選擇創業,創建了超神宿(民度)平台,專注服飾、美妝、鞋帽、箱包等快消領域,搭建了一個線下與線上聯動的新型潮流購物社區。「你去主動出擊,去做更多的嘗試,自然就會有相應的回報。」任圳說,在維多利亞港灣港人韓先生一席話,讓他萌生了立大志向、上大舞台、幹大事業的雄心。如今,「民度」已完成多輪融資,業務也從四川拓展到上海、杭州、北京、深圳、重慶等地。
「我夢想的源頭,在那個紫荊飄香的地方,期待能伴我一路成長。」任圳說,創業第一天便立誓,若有一天公司能上市,他將首選香港。
https://www.wenweipo.com/a/202108/26/AP612771d5e4b08d3407d698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