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认知长江
新闻中心
招生信息
就业创业
教学部门
职能部门
川港交流
教育资源
人才培养
【本网消息】(智能工程学院 李超供稿)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实习就业一体化建设,5月24日,我校智能工程学院召开2025届毕业生实习促就业暨职业素养教育工作“一对一”专题交流会。副校长易贤文、学生发展处副处长李泳敏、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陈文等出席会议,智能工程学院领导班子、各系部主任及辅导员共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学工办主任张萍主持。
会议伊始,张萍主任通过详实数据通报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截至当前,学院整体就业去向落实率已达89.76%,较去年同期提升显著,各专业及重点群体就业指标均高于全校平均水平。针对未就业学生群体,学院创新建立“一生一档”动态管理机制,通过组建未就业学生专项服务群,开展个性化岗位推荐和精准帮扶,确保就业服务“不落一人”。
实习管理员周金宝全面总结了2025届毕业生岗位实习工作成效。智能工程学院副院长孙安民系统阐述了实习就业一体化建设方案,强调要持续完善“实习-就业”衔接机制,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陈文从政策导向、市场对接等方面对下一阶段工作作出部署。
学生发展处副处长李泳敏在职业素养教育专题讲话中指出,要将职业素质培养贯穿育人全过程,通过“课程教学+实践养成+文化浸润”三维模式,重点培育学生的行业适应力、岗位胜任力和职业发展力。
副校长易贤文在总结致辞中对智能工程学院就业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智能工程学院27日召开的双选会组织周密、成效显著,参会企业质量与岗位匹配度创历年新高,是学院深化校企合作的生动实践。“面对智能工程领域技术迭代加速的产业趋势,我们的职素教育既要筑牢根基,更要开拓创新。”易校长强调,要系统总结“一生一档”“实习就业联动”等特色经验,构建覆盖全周期的职业发展支持体系;同时要推动职素教育内涵升级,将人工智能、绿色制造等前沿元素融入课程建设,培育符合新型工业化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此次交流会的召开,为智能工程学院实习促就业及职素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院相关工作水平,推动学生更好地就业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