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学生发展处 赖啸月、陈文供稿)为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2025年10月15日我校组织召开以“凝共识、赋新能、促发展”为主题的2025-2026学年职素教育工作研讨会。副校长易贤文,各二级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学生发展处、教务处、质量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系主任、学工办主任及教师、辅导员代表出席会议。
系部改革:从“专业学习”到“价值塑造”
系部改革聚焦"价值引领",推动职素教育从"技能本位"向"全人培养"转型。重点专业群系主任分享了近几年职素教育改革实践成果,通过企业深度调研锚定岗位核心能力需求,校企共建"专业+职素"双螺旋课程模块,以“岗位胜任力”标准为纲,在在课堂教学、项目实践、实习实训全过程融入岗位素养评价标准,全面实现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两手抓”,形成有效的职素教育范式。
学工创新:从“学生管理”到“职业引导”
学工办主任助理立足学生管理工作,系统阐述了职业素养教育如何与学生管理、规范养成、职业指导等工作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深度融合。学院通过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企业文化班建设’、‘企业见习日’等品牌活动,构建‘认知-体验-实践’的职业认知递进体系,有效提升了学生对职业场景的理解力与适应力。辅导员队伍创新管理工具,建立《学生职业成长档案》与《职业行动能力养成记录手册》,为推动职素教育常态化、内涵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促使辅导员从‘事务管理员’转变为‘职业引路人’,通过个性化职业规划指导与成长反馈,显著加强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就业中心:从“就业指导”到“全程赋能”
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赖啸月汇报了2024-2025学年全校职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陈文主任解读了《关于做好2025-2026学年职素教育工作的通知》,强调本年度职素工作将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按“一系一策”的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依托“3阶目标5大载体”,组建思政、专业、职素教师“3师队伍”;以“双链条”培养为抓手,深化“以产定教”对接企业需求、“以岗定学”明晰成长路径,推动职素与技能深度融合,全力提升学生职业胜任力,促进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全员共议:集智聚力,共绘职素教育"同心圆"
在“我为人才职素培养做什么”的研讨环节,教师、辅导员、学工办主任们结合岗位,围绕职素认同感提升、工作优化建议、企业参与路径等方面建言献策。智能工程学院王真文院长分享了学院在职素课程建设、校企协同培养职业素养方面的经验。并提出了学院25-26学年将围绕帮助学生“明确求学意义”、“树立职业意识”、“明确职业目标”三大问题来实施职素教育的进一步优化与改革。
决策引领:战略领航,擘画职素教育"新蓝图"
易贤文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近几年学校职素教育取得的成果,明确了此次会议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同时他强调,开展职素教育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趋,良好的职业素养更是是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针对新学年工作,他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强化协同联动,各组织要打破部门壁垒,推动职素教育与专业教学、思政教育、就业教育的全面融合,全员参与、全程发力、全面推进,共同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二是注重实践创新,要结合学校特色、专业特色、企业资源,以职素教育工作为引领打造“长江品质”;三是一体化推进职素教育,规范制度、明确标准、树立标杆,职素教育要做到有指导、有规范、有评价、有反馈,让学生明确良好职素的重要性,实现知行合一;四是建立长效机制,不断优化各项工作,持续强化职素工作,做出长江职素特色,塑造长江职素品牌。
此次研讨会实现了我校职素教育‘经验驱动'向‘体系驱动'的战略转型,通过'成效可视强信心、群策群力增动能、规划领航明方向'三维度推进,在新的学年,学校职素教育将全面迈入‘铸工匠之魂、强岗位之能、厚素养之基'的深耕阶段。
——完——
编辑:四川长江职业学院